【核心价值观访谈5】汪才明: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践行
文章作者:汪才明  发布时间:2014-03-18   责任编辑:吉晓华

滁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主任、党总支书记汪才明教授:

所谓核心价值观,是指集中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社会本质、发展方向,反映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维系、推动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或者叫主流价值观,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个核心价值观,这个社会肯定是病态的。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的认识

但任何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历史上看,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发育成熟用了上千年,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确立用了几百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

2006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进行了表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七届四中全会时,曾想做出概括,后来大家意见不是很一致,就没有概括。

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24个字。提出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还是基于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没有从正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是采取了一种开放而未定性和定论的表述方式,“倡导”并不是“定性”,更不是“定论”,但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立足于国家层面而提出的价值要求,“富强”,即富足强盛,是经济价值目标。它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要求。“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的价值目标。“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和谐”即和睦协调,是社会价值目标,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种矛盾处在可控的范围内。“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方面强调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最核心的价值导向。“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四者构成有机整体,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要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要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也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导向。自由、平等以及公正与法治,都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没有自由平等与公正法治,也就没有真正健康的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发育完善的市场经济。自由是前提,平等是基础,公正是底线,法治是保障,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要求,是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这几个方面,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

在这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础,而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理想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实现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总之,这一表述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愿望与追求。确立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价值目标的统一基础,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家发展目标、社会价值导向、个体行为准则的基本统一,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与包容性的高度统一。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2月22日,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谈到在未成年人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时说,要让孩子们熟读并记住核心价值观24个字,这是第一课、第一步。这“三个倡导”24个字,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领域、十二项内容,要一个一个地抓,很好地体现到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要像过去儿童蒙学诵读《三字经》、《弟子规》那样,让孩子们从小背诵熟记24个字,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领会,日积月累地融化在小小心灵里,体现在习惯养成中。

因此,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宣传教育,实现理论认知

1、突出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有意、有机、有序地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既要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用课程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要注意发挥学科、专业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

要不断丰富第二课堂。高校要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到校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通过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举办学生论坛、各种形势报告会、座谈会,搭建大学生理论学习与思想交流的平台等,使大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

2、 依托校园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教育。大学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滋养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奋进的精神磁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生根、发芽,真正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首先,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无形的价值观念直观化、具体化,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其次,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自然环境,文化和生活设施、建筑设计、人文景观等物质条件,是校园文化重要物质元素和外在表现,也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

再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发挥着文化育人的作用。)

3、占据新媒体阵地,开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当今,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产品,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大学生是科技创新产品最活跃的群体。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科技手段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快捷性、广泛性、渗透性和易于接受的特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深度传播。

首先要立足校园科技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 BBS 等大学生日常接触多、参与广的传播平台,采取多样的宣传方式,将校园科技平台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坚实阵地。

其次,高校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微信、微博、飞信等形式与大学生平等交流,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表现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从静态抽象转化为动态具体,从枯燥乏味到妙趣横生。

最后,要加强对校园舆情监测和引导。加强社会科技平台传播内容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引导,时刻关注容易对大学生思想造成深刻影响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制定传播预案,及时介入舆论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用,实现校内科技平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合。

(二)示范引领,发挥榜样作用

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主体的认识层面和情感层面,必须在具体行为上体现出来才有实质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

重在践行就要抓住重点,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树立一批坚持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和榜样,使人们见贤思齐,学有榜样。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他们的事迹具体地彰显了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体现。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范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落实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三)实践养成,构建践行平台

利用节假日,有序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企业、街道、村镇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讲,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深入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对广大人民的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教育。

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到城市、农村、厂矿企业参观,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积极组织大学开展科技、文化、卫生等“三下乡”、大学生西部服务计划、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组织大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搜集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社会调查心得体会等,让大学生在亲身所见所闻中加深对国情民意的了解,认清社会主流,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朝着内化于大学生的心灵、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方向发展。

(四)完善制度,提供保障作用

没有制度的支撑,任何作为观念形态的核心价值观都会成为空话。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制度建设的融入贯穿。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建立各种制度体系包括法律规范、行为准则、道德标准长效机制等,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变成人民群众的制度约束和自觉行动。

通过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提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