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我校扶贫工作队:扎根义和拔穷根
文章作者:贾亚彬 赵来  发布时间:2020-01-09   责任编辑:张纪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隶属省级贫困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岭脊,自然灾害频繁、缺水严重,2014年义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仅0.2万元,贫困户高达235户874人。

201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我校成为大桥镇义和村的定点帮扶单位,为了助力义和村脱贫,我校先后选派了两批工作队共计5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5年多以来,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义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至56.4325万元;228户801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2%,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元。

“五年来,义和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队给我们修了路、通了水、盖了房、建了厂,发展了产业,增加了收入,这全都是他们实打实干出来的,我们村最怕的是他们走了怎么办,真心希望他们能永远留下来!有他们在我们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就有主心骨!”义和村贫困户王其新大爷说。

遍访义和找穷根  变“闲置”为“资源”

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扶贫工作,驻村后,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同志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调查义和村自然条件等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深挖义和村的致贫原因,对准“病根”开“药方”。

2017年5月,第七批选派扶贫工作队入驻义和村时,该村仅有光伏电站一个项目,村集体经济只有2.8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深入义和村田间地头,调研当地的资源条件;到界牌集镇德胜村考察村办企业;赴怀远县淮丰园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产业发展项目。通过与大桥镇镇政府协调沟通,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立足村情,先后申报了温氏养猪项目、甲鱼养殖项目、藕虾混养项目、扶贫驿站项目、甲鱼养殖二期项目。五个项目的建成运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带动119人实现家门口就业。让留守人员的“闲置”劳动力成为“资源”。

发挥优势强帮扶   多方联动聚合力

我校扶贫工作队非常注重发挥高校科技优势拓展扶贫项目,2018年9月,扶贫工作队在义和村组织实施了“小麦绿色增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麦种选取“苏隆128”,由我校蔡华教授作为第一育种人。

该项目针对义和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小麦良种15000斤,示范种植面积200亩,进行小麦种植技术培训165人次,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病性好、品质好等特点。小麦亩产在700-1000斤,提高了义和村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产效益,有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鉴于2018年小麦绿色增产技术扶贫项目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扶贫工作队再次向我校申请,继续在义和村实施该项目,向义和村所有村民免费发放麦种33000斤。

除了立足科技扶贫,我校还积极协助“面向采购”工作。扶贫工作队建立了“大桥镇农产品供求信息交流”微信群,将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人、农户及扶贫工作队成员纳入微信群,便于及时发布农产品购销信息。2019年滁州学院兜底采购贫困户滞销蔬菜25000余斤。此外,扶贫工作队还帮助吴圩镇九梓村和大桥镇肖岗村销售蔬菜数千斤。

我校高度重视发挥高校文化优势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我校大学生的专业优势,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义和村开设“七彩梦课堂”,为困难家庭儿童讲述革命故事、开展美术培训、宣传防溺水知识等。每年高考季,扶贫工作队都主动为大桥镇高考学生提供免费的高招咨询,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一对一”帮扶,介绍高考录取规则、志愿填报技巧,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院校和专业选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扶贫工作队每年邀请校教职工书法协会到义和村开展春联“现场写,免费送”活动。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义和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还汇聚了社会帮扶力量。扶贫工作队先后与滁州市检察院、滁州市地震局、滁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滁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滁州嘉美印铁制罐有限公司、定远县移动公司等多家企业和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共同构筑起对义和村强有力的帮扶支撑。上述单位先后向义和村捐资捐物价值数十万元,用于慰问困难群众、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滁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滁州嘉美印铁制罐有限公司分别与义和村开展了支部共建活动,加强交流,建立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敬业奉献守初心  万众一心拔穷根

2018年11月,义和村高水平通过安徽省第三方监测评估,2019年3月高质量通过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这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果无不凝结着我校选派干部的辛勤、奉献和汗水。

义和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罗一斌博士,驻村后,他便把义和村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乡,义和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印记在了他的脑海中。在他走访农户时,经常告诉群众“扶贫不是养懒人,贫困不是光荣证,等靠要思想可耻,扶贫不是将父母交给政府”、“劳动最光荣,脱贫最自豪,孝道最美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视“孝道”的博士,却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2019年11月正当安徽省第三方监测评估前夕,罗一斌的父亲生病住院,他强忍着悲痛连夜将工作交接后才匆匆回家,但见到的已是双目紧闭、阴阳两隔的父亲……

义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赵来于2017年4月被选派到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开展扶贫工作,孩子刚刚上二年级,双方父母年事已高,顶着压力,赵来毅然服从组织安排,奔赴扶贫工作第一线。2018年妻子患病住院,在陪伴妻子动完手术后他又即刻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说:“第一书记,职责使命在身,困难总会有的,选派单位解决一些,当地政府帮助一点,自己克服一下,困难总会过去。能为老百姓多办好事,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付出得再多,也值得”。

贾亚彬是2019年10月刚到任的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在与农户访谈、村两委干部交流中得知扶贫工作队事迹后,他感慨道:“在学校工作时,只听说扶贫工作队驻村非常辛苦,现在又亲身经历了,没想到队员们背负了这么多的责任,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他们的“勇挑重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驻村帮扶精神将激励我尽快转变角色,熟悉扶贫业务,我也将与队员们共同坚守这种由两批选派驻村干部传承下来的精神,扎实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脱贫攻坚战略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正是拥有了像义和村这样一批批具有钢铁意志、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一线帮扶干部,才能真正引导贫困户在阳光下实现自觉脱贫,才能让脱贫之花在祖国大地自由绽放,脱贫攻坚战决胜战役才能如期圆满收官。”义和村党总支书记鲁从春说。(责任编辑:陈沭文)